浏览量:2936
本次工作坊共三个议程
第一项议程由冉小霞女士从社工案例的意识、框架及步骤三个维度分享案例经验;
第二项议程由魏晨先生从什么是案例、什么是社工案例、如何发掘社工案例以及优秀的社工案例是怎样的四个方面进行案例技巧培训;
第三项议程由吕玲女士从志愿者管理流程、志愿者培育模式两个方面分享社区志愿者能力建设实务经验。
冉小霞女士分享了3个意识:问题意识,问题分析意识及总结意识。
分享了社工案例撰写的基本框架包括问题/现象及其原因、结果结论、建议行动三个框架
例如:如何动员文体类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过程比较艰难,参加文体活动会比较积极,但是要转化成志愿者就会遭到拒绝。
第一步分析为何难以发展成志愿者的原因:
①激励机制不够;
②缺乏参与的渠道;
③个人能力方面的不足;
④在老旧小区发现有“说三道四”的情况,影响志愿者持续参加的心情。
第二步得出的结论是:服务换服务、服务换场地。
第三步提出建议和行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多方共识达成、志愿者能力培育。
魏晨先生从社工案例的专业性、完整性、创新性、示范性以及文本逻辑五个方面系统性的详解了社工案例的要求和要点。
社工案例撰写的五个步骤包括:①基本资料收集;②介入理论;③介入过程和步骤;④介入结果;⑤建议和反思。
在撰写案例时要注重故事选择、情境设定、推陈出新,用创新的角度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性案例要从“无、新、迫、需”四个方面去选择,勇于去解决社会难点痛点问题,用创新性新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篇优秀的社会工作案例六大要素包括基本架构的完整性、情景再现的艺术性、解决方法的科学性、反思分析的专业性、行文格式的规范性、社工理念和价值观贯穿全文。
第一,案例架构方面,建议包括案例背景、问题评估、工作目标、介入策略、工作过程、成效评估和专业反思等。
第二,案例背景方面,建议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个人资料、身体 情况、特点和能力、所处的社会环境等
第三,问题评估方面,需要社工和案主共同参与,优势和能力视角,善用评估工具,如家庭结构图、社会网络分析、生态系统图等
第四,设立工作目标方面,根据工作要求设立总目标、具体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社工和案主共同决定目标、设立目标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设立的目标要与社工能力相符,并符合法律和社会工作伦理。
第五,介入策略方面,根据案主的情况、社工的资源和能力、事件的危机性质而定,工作过程中要让案主自决、社工优势视角、个案个别化、承认、接纳、不批判、尊重、保密、挖掘并善于发现身边资源等。
第六,成效评估方面,需要从多角度评估目标达成状况,包括案主的改变等,评估主体包括社工的评估、案主的评估、第三方/社工督导的评估,评估工具使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等。
第七,专业反思方面,需要巩固已有成果、预防成果倒退、跟进安排等。
吕玲女士从志愿者管理流程展开分享,管理流程包括志愿者岗位开发、志愿者挖掘招募、志愿者培训与支持、志愿者认可与保留、志愿服务评估与激励五大方面。
关于志愿者队伍培育路径,吕玲女士分享了一个
“814N”培育模式,
“8”指志愿者的八大能力,包括决策力、设计力、动员力、筹资力、服务力、管理力、传播力、评估力;
“1”指一个管理制度,志愿者积分管理及会议制度;
“4”指四个平台基地,社情民意沟通平台、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党群阵地建设平台、三社联动平台;“N”指N种方式的陪伴,增能与赋权、技术与战术。
专业化陪伴法六步走
一是活动提议,挖掘志愿者骨干已有需求;
二是权利赋予,动员志愿者资源;
三是定制度,构建志愿者资产关系
四是分小组,解决团队内生冲突
五是社区整合,拓展外部资源形成合力
六是社区微创投,服务再生产
志愿者小组工作方法以兴趣、价值、利益为驱动,促进志愿者社区参与;注重小组结构向度,维持志愿者持续参与。平时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技术,做到知识流程提炼,简单易懂可视化;分点陈述、强化共识;任务布置确定到人、时间、量;团队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技巧;洞察与发现,反射式倾听;服务前开小会,服务后回顾和总结;表达关注,维持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