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新闻多领域融合 ,多层级共通,公益行业全链条的综合性连锁型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机构新闻

【机构干货】社区志愿者培育两篇文章——乐仁乐助一线员工出品

浏览量:3332

社区志愿者培育两篇:

1.怎么用小组工作方法,培育社区志愿者团队

2.在农改社区培育居民自组织,你可以用这6个步骤

第一篇  怎么用小组工作方法,培育社区志愿者团队

                               原创: 吕玲 乐仁乐助(原发于乐仁乐助公众号

文章导读

该案例的介入对象为志愿者团队而不是志愿者个人,分析预估的内容以团队的培育及发展规划为基础。社工将实施策略分为三步:参与、持续参与、进阶,对应小组初期、小组工作期、小组后期,也对应趣味性、互益性、功能性三个阶段。

来看完整版

01

案例背景

社区类型为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经济条件较好,对于发展性需求的实现更为期待,所以该社区对志愿者发展的定位为全民志愿。

金乡邻志愿者作为一支已注册的志愿者队伍,社工介入前已有成员40人左右,无名单。该队伍由社区发起,主要协助社区做宣传工作,至介入前无固定服务框架和制度,也没有牵头人或领袖人物,居民通过网上注册即可加入,已有可线下填写的积分管理手册,但无具体积分办法。

我们为其设计了乐志力志愿者培训,针对现有志愿者团队在制度建设、实务训练、认知厘清、能力打造等方面的需求,通过系统性、实务性强的培训计划,融合小组程序与结构、小组动力相关知识内容。

志愿者可以在深度参与中感受其身份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形成合理的组织框架及规章制度,提升其志愿服务能力,建立一支懂管理、执行力强、具备品牌意识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该案例的介入对象为志愿者团队而不是志愿者个人,分析预估的内容以团队的培育及发展规划为基础。

由于近期在培训及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之间频繁的互动促使一些矛盾点显现出来,社工观察到一些不利于团队成长的现象出现。

为了培养敏锐的问题发现能力,并及时采取介入策略,社工以不定期诊断的方式观察组织发展轨迹,得出其中规律,基于时间和情况分类,总结培训的阶段性指标、区分不同情景的陪伴方式。

02

重要观点

1. “小组冲突”即突破口。这里说的冲突不一定是人际关系冲突,也没有是非好坏的判断,可以理解为“不利于团队成长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预兆表现,并且可能是团队规则制定完善的重要突破口。

2. “冲突”的出现是必然的。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认为,资产及关系不会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维护。

志愿者团队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问题与需求需要调和,只不过初始阶段以社工的专业陪伴为主,后期将会更多通过社区内各个资产之间的互动产生自我修复的功能。

3. 群体压力的双面性,要求不要因为着眼于具体需求而忽视团队所处情境。

在小组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群体压力的作用,能够约束成员的行为,但也可能因为群体归属感的过分生长,使他们失去自我仪式,如果不关注其所处情境中他人福祉的创造,可能会产生排他性,让群体成为乌合之众。

4. 增能与赋权存在策略性风险。小组工作常强调成员的改变,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设计,为成员营造一个小的环境,增强其能力及自信,但是小组是会结束的,需处理好成员对于在小组迷恋,对自身角色的“拥护”。

在赋权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成员享受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荣誉感,进而利用自身权利进行施压的情况。

03

需求分析

1. 群体融合。

社区居民,特别是本地居民,对“本地人与外地人”的概念非常强,金乡邻志愿者中的“本地人”多为刚退休的阿姨,主要是文体团队成员。

个别“本地人志愿者”认为,社区内的公共服务享受者应以“本地人”优先,共同活动中曾出现“本地人志愿者”用当地方言说自己关心的话题的情况。

社工通过观察认为,此种现象的发生也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形传达出的理念有关,对于“本地”居民的较多关注及此类人群在志愿者中占有不少比重,导致部分志愿者对于此种观念理所当然。

2. 小团队的产生。

志愿者内部异质性强,各个群体类型集中。除了以文体团队为主的本地人外,还有宝妈类、社区能人类、党员类,其中文体类与宝妈类人数居多。

由于文体团队成员在年龄、“地域”、价值理念方面相对具有独立性,与青年群体存在一定的不同,常以小团队形式出现。

3. 利益与价值观的碰撞。

在志愿者参与的初期,兴趣、价值与利益是促使成员参与的驱动力,不同成员在三方面想法不同,侧重点不同,特别是利益取向与价值取向的成员之间,在具体策划与执行中常观点相左。

04

理论模式

1. 社会目标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将个人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者社会结构联系起来,通过促进民主参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追求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具体到志愿者的社区参与:

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层面。每个成员都有社会参与的动力与潜能,需要通过小组动力的发挥来激发;

成员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层面。要提升成员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小组领袖的培养。提升小组领袖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进行社会倡导的能力。

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和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动是通过观察别人、模仿别人而学会的。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其替代强化的观点要求社工正确利用奖励与“惩罚”,使志愿者能够在整个交互过程中观察和模仿到正确的行为。

05

实施策略

采用总体规划的方式回应需求。将实施策略分为三步:参与、持续参与、进阶,对应小组初期、小组工作期、小组后期。其实也是组织培育中趣味性、互益性、功能性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小组程序、小组动力、小组结构表现不同:

1. 激发小组动力的因素:

小组特性、带领者因素、成员特性和任务、小组情境、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气氛和凝聚力(小组成员见吸引力、领导者作风、对小组活动兴趣、遵从与交往)、成员参与和沟通模式、冲突及其解决模式、小组成文与不成文规范、小组决策过程、问题解决过程。

2. 小组结构向度:

§ 约束程度,指参加者在活动时,其行为受到多大的约束。规则越多或要求越严格的活动,约束程度越高;

§ 控制来源,是指活动推行的过程中,成员的行为主要由社工、成员、还是其他因素(如游戏规则、小组契约)来控制;

§ 走动机会,则是指参加者在活动中,有多少肢体移动的机会;能力要求,指参加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才能参加此项活动;

§ 互动程度,这是指参加者在活动进行中须作多频繁和深入的交往;

§ 奖励结构,这包括奖励的种类、多少、分配是否公平。

06

以兴趣、价值、利益为驱动

促进志愿者社区参与

1. 程序设计原则:

§ 以兴趣、价值、利益为驱动力,增进认识,塑造小组气氛。

§ 使志愿者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意见和感受。

§ 制定小组规范,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包括沟通结构、接纳结构、权利结构、领导结构、角色结构。

2. 小组结构:

成员间不十分熟悉,不宜选择成员深入互动的活动,能力也不宜有太高的要求,可提供较多的走动机会,辅之以额外的物质奖励,增加成员的兴趣。

控制源方面,小组初期,成员更多依赖社工的引导,绝大多数活动的安排和领导都由社工主导。这时的活动对成员的行为约束较少更好,以便让成员无太多拘束地参与。

3. 小组动力:

此阶段的小组动力主要通过社工的主持技巧得以体现,可以采用较多的封闭式提问,并进行反馈和总结。

通过非语言行为鼓励成员发言,对于特别一直沉默的成员可以观察寻找其特点,正向使用标签。此外,营造安全舒适的小组氛围也非常重要。

07

注重小组结构向度

维持志愿者持续参与

社工需加强成员对小组认同的引导和建设,着重巩固成员的凝聚力,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协助成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程序设计原则:

§ 简化培训内容,使其清晰易懂。如活动执行口诀,策划的步骤与要素

§ 重申约定,保持原有驱动力。回顾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提醒。

§ 及时反馈,产生新规则以及新动力。

§ 实施(分工)→反思→经验及规则→(被尊重)→实施。

§ 价值感赋予骨干。筛选培训对象,积分兑换,仪式。

§ 期待,共绘发展图谱。

2. 小组结构:

此时小组已趋于成熟,成员大多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自制力,社工可减少小组本身的控制,一些具体的事情可考虑由成员自己决定。此次,由于成员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提升,活动程序的约束程度可以降低。

再者,成员间较为熟悉,活动程序设计可要求成员较深入的互动和较高的能力,而走动机会则可以减少。奖励则可不考虑额外的奖励,活动本身能为成员提供内在的满足感。

3. 小组动力:

此阶段社工应重视小组冲突的处理,澄清冲突的本质,增进成员对自我的理解,重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保持成员对共同目标的意识,建立或调整可执行计划。

成员在处理抗拒与冲突的过程中会养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能力,但还未能达到完全独立。社工可适当控制进程,引导成员以小组为中心互动。

08

从团体培育到分组重构

刺激团体功能性发挥

志愿者从分散的个体,在前两个阶段的培育中实现团队化,在小组工作中,往往到此阶段便可以进入小组结束期,而从志愿者团队培育的角度来讲,这是培育的一个新阶段,从团体培育到分组重构。

具体内容包括:设置社区公益基金、打造爱心商家联盟、以项目培育组织等。这一部分正在实施中,当初见成效后再为你分享。



       第二篇     在农改社区培育居民自组织,你可以用这6个步骤

原创: 金松松 乐仁乐助 (原发于乐仁乐助公众号

关于农改社区居民组织培育方法的清单

文章导读

通过公益动员,搭建信息通道;发掘社区能人,聚集社区本土资源;寻找共识,召开能人会议;通过开放空间技术,让工作规范化;搭建资源平台,推动组织正式运作;深度对接组织发展,推动组织建设。

来看完整版

我所服务的社区大多数是正处在从传统农村向现代社区转型过程中的社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两个社区中发展了150余名志愿者,培育了近20支社区社会组织。

这些社区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也就是传统的社会关系不断弱化,社区的生活型功能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培育社区组织组织,简单来说,也就是一个重建社区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大概有5个步骤:

01

通过公益动员,搭建信息通道

作为一个外来的公益组织,我们要落地社区,有效的开展社区营造工作,我们首先得要在社区里面形成公益氛围,形成这种公益氛围的时间长短主要看社区的发展程度,包括社区领导、社区居民的意识、以及我们公益动员的能力。

这些工作之后,让社区领导、社区居民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这部分是催化作用,我们在社区做的越多,居民的好奇心越强,为什么突然有这种公益活动会出现在我们社区,然后他们一定会想了解。

我们常规的方法是通过直接的信息公告,或者是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来动员。比如,在社区里针对老年人放老电影,就能很容易的把这个群体动员过来。

02

发掘社区能人,聚集社区本土资源

能人我指的不单单是会比如说缝补、修鞋、跳舞之类手艺的能人,也必须包括社区里面的活跃分子(有相当多的资源),比如:红娘、宣传员、楼栋长、退休的社区干部等。

农改社区比商品房社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社区的90%以上的居民都相互熟悉,所以我们获取资源的途径就相当方便,哪家人会缝补,哪家人会什么手艺一问就很清楚,包括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会很方便的获得。

03

寻找共识,召开能人会议

我们会与居委会沟通协商,会把社区内本身的积极分子(包括楼栋长、宣传员)以及我们所知道的社区能人、红娘等聚集在一起。能人会议是否成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组织成立是否能够成功,他们愿意去做了,就能号召过来更多的居民。

1.首先要精神诱导,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我们的组织,我们主要服务内容,我们想做什么,我们需要社区哪些资源,这些必须讲清楚,让居民知晓。并且我们会从居委会及居民处了解社区存在的部分问题,来考虑培育组织哪些队伍。

2.我们要说明作为我们的志愿者也有相当多的要求,比如作为一名志愿者需做到: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等等。

3.来参加能人会议的人数肯定不够我们想要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的人数,所以,我们需要请能人带23名有意愿加入到我们队伍中的人。必须由能人转述我们的公益理念、精神,这样一来,人数变会大大增加。

04

通过开放空间技术,让工作规范化

1.等到活动开始前,由能人带其他居民参加的人数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这场活动一开始就要再次跟前来的志愿者说明我们的公益活动,再次强调我们的公益精神。

2.经过前期的了解,我们需针对社区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社区需要缓解或者解决的问题,来考虑我们需要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比如前期我们准备了:社区护学岗组织、卫生安全巡逻组织、关爱老年人的组织等等。

但是这一部分都是我们想要成立的,并不是居民想要去参与或者成立的组织,我们必须要考虑居民的需求,所以我们将进行讨论,他们想要成立哪些组织去为居民、为社区服务的。他们想要去做是成立的根本,如果他们根本就不想去做,也根本没有兴趣去做,这类组织是成立不起来的。

举个例子:

他们的孙子、孙女在幼儿园上学,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门口交通、安全等问题很大、他们就会提出这个问题就需要解决,所以我们就可以很恰当的提出我们需要成立护学岗,这样一来居民的响应度会很高的,他们也愿意去做。

我的出发点第一是社区社会问题的缓解或解决,第二是社区居民的需求,两两结合。当我们根据社区问题、居民需求预备成立组织后,让居民自己选择想要参加哪一类组织。

 3.我们所有组织的志愿者不会得到经济报酬,这是我在前期的宣传时提得最多的。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的志愿者参与活动以志愿者补贴为目的,那我们成立的志愿者组织将随着时间推移而解散。我们给予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奖励,比如:颁发志愿者证,进行较多的团队建设(出去参访去学习等)。

05

搭建资源平台,推动组织正式运作

1.组织成立之后需要制度、团队负责人、名称、口号等,以此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使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

2.制度可以由我们提出建议,并请志愿者去增加完善。团队负责人由组织成员去选,这样的负责人更有号召力,更能获得居民的认可。名称、口号都由组员自己去确定。这样一来,组织属于居民,由居民区运行,而我们只是起辅助作用。

06

深度对接组织发展,推动组织建设

我们的志愿者多是一些退休的叔叔阿姨,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较多的团队建设,包括领导力、团队力、责任力、管理力。这样一来,社区社会组织才能自我运行,不断发展壮大。

        以上就是基于我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技术,结合我所服务的社区,实践出来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更多学习可以登陆乐仁乐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