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多领域融合 ,多层级共通,公益行业全链条的综合性连锁型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孵化版块】疫后成长系列12——找不到疫情期间机构和员工的新机会,怎么办6

浏览量:2836

 

文章导读

针对疫情后期社会组织具体、聚焦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整理了 12 个问题,设计开展“疫后激活:社会组织怎么办”系列分享,不仅为社会组织如何恢复、发展提供建议,更为未来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提供思路。我们开展了第六场分享,主题是“想了解,疫情期间机构发展和员工发展能有什么新机会,怎么办”,嘉宾是朱艾琳、滕云、孙志伟三位老师,以下为三位老师的分享内容。

来看完整版

 

01朱艾琳老师分享

大家好,我是艾琳,是益修学院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目前的 CEO,益修是垂直于公益领域的教育平台,目前平台上已经有 1000 多门课。

首先,我们先审题,我理解机会是恰逢时机,需求和供给要在同一时刻匹配,要识别是不是一个机会,我们作为供给方,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不擅长什么,资源要放在哪里,把握机会要先练好内功,不要让机会变成伪机会。

其次,今天分享两个工具,都是关于修炼内功的。第一个工具我们叫它画象限看重点,这个主要用于当你不清晰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做图的方式去理清。我自己在想不通的时候经常会拿来画一画,很多困惑出现时能理清思路。

 

这个工具其实就是一个横轴和一个纵轴,拿我们自己举例,在一下子看似有很多可能的合作时,反而有很多不确定,那怎么办?借用这个工具,我把横轴定义为当时思考的问题,选择什么人作为我们的主要客户,我们在左边写上机构,在右边写上个人。纵轴就是思考我们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大体分为线上和线下,画完图之后呈现了四个象限。对我们机构来说,所有业务都可以填在这些象限里面,当看到这个图,可以对整体业务有很清晰的概念。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四象限图去思考,业务是不是过于分散,机构做的事情是不是主要客户的诉求,我们投入到主要业务中的资源是否足够,疫情之下工作内容怎么取舍等,疫情期间可能有种种机会,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工具带领团队进行讨论,做出对机构最重要的选择。

特殊时期,会有很多诱惑和不确定,但基于我们的使命愿景,才是要长远走下去的路,要客观的审视我们是不是要因为当下的情境去进行一些调整。


上一个工具偏向于机构发展有什么机会,第二个工具偏向于员工发展有什么机会,即每周 OKR 交流,在短周期里看到效果。很多负责人想有确定解决方案后再告诉员工,但机会不是通过一个人去把握的,需要全机构参与,共同讨论。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在疫情期间更要给员工空间去尝试,动员他们参与到研发创意、探讨方案的讨论中,分担负责人的压力,共同度过机构的难关。

右上部分是季度目标,相对来说比较长远,要到三个月以后才能看到结果,但目标一定会落实到具体的指标。关键结果后面括号里的 5/10 是基于 OKR 的一个理念,即制定 50% 机会可以实现的目标,目标要高于当前的行动能力,必须努力才能达到。目标要有关键结果,一般建议关键结果不需要很多,且中间要有连结,聚焦到目标。

左上部分是本周的关键任务,把季度目标拆分成每周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与季度目标息息相关,不仅要写具体的事,也要把期待的结果写明,其中 P1、P2 代表重要程度的区分,同样不建议超过 4 个。

中间左侧部分是未来四周要做的事情,用来提醒自己即将要做的事。中间右侧部分是状态指标,不容易直接衡量,更趋近于团队自评,绿色代表良好,黄色代表一般,红色代表不合格,关于到人的改变,提醒我们优化工作状态。

表格下方是评估自己上周关键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会在每周周五或者第二周的周一回顾反思,也包括对自身状态的改变情况。

当我们用 OKR 工具去和员工沟通时,也能让他静下心去关注他要做和能做的事,甚至关注到他自身的成长。当然,OKR 的前提是要对机构的使命清晰,如果这个不清楚,当聚焦到具体任务的时候会觉得六神无主。

最后,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还是回到社会组织的使命,我们的机构会不会被一次疫情打垮,我们要做的事是不是值得坚持做,我们原来做事的方式是不是唯一的方式,这些需要我们调动员工一起来思考。

疫情期间,我看了很多书,最近看了陈春花老师的《危机自救》,分享两个最打动我的点。一是,疫情间我们更要以平常心面对,专注当下,积极主动,顺其自然。二是,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与其尝试预判未来,不如关注自己的能力,提升机构的内力。


02滕云老师分享

面对疫情,机构未来的发展机会在哪里?疫情的影响比想象的严重得多,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但是对我们机构的影响比较小。

这个源于七八年前,我在大连接待过稻盛和夫,他当时提到一个概念,叫水坝式经营,这个对我的影响很大,想做一个百年机构,就要考虑各种风险,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波动都会有冲击,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把你的资金和资源像水一样储存起来,他叫水坝式经营。

所以自七八年前我们就开始这样做了,首先不做超格的事情,每次做项目都从所得的钱里提取 10% 左右存起来,作为机构的发展基金,基准就是我们机构在没有任何进账的情况下能坚持开一年工资,这个基金另一个优势就是在遇到大的机会时,可以迅速投入使用,因此在疫情前期我们是心中有底的。

另外,在社会外部重大变化中往往会带来机会。在三年前共青团面临改革,人员及财政资金都在精简,很多社会组织选择停止合作。而我们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始跟共青团进行深度接触,因为我们在想,虽然共青团资源变少了,但原有的工作还在,需要外部的社会组织去承担。后来,我们成功转型为本省最大的一家青年枢纽机构。

这是因为我们机构服务的客群是青年,使命是最重要的,他界定了我们为谁去服务,如果要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实现使命,共青团是我们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也是我们最大的支持伙伴。后来我们想明白了这件事,看起来共青团的资源少了,但同时共青团因为人力资源的不足,他们会将部分职能释放出来,这恰恰是机构成长的契机。

 在谈到组织管理问题时,很多人都在内部寻找,但实际上组织内的建设发展是依托于机构外部需求的,当针对外部的需求来调整机构内部人员架构时,就可以使机构再往前走一步,回顾你的使命,重新制定新的发展战略,这是比较好的方法。

拿我们自己为例,在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我们推出了志愿招募信息,我们成立了志愿者联席小组,通过网上报名,一周内就有三千多人报名。随后就设立了省级的疏导、心理、秩序维护、便民的支持队伍,并将三千多人的志愿者整合,以各个市和区县划分,之前好多年想打通区县志愿者通道没有打通,但是因为这次疫情的外部力量干预,迎刃而解。

在疫情中后期,我们要根据各地的需求来提供服务,如心理援助、医疗支持、物资募集、秩序维护、宣传设计等,也发现实践是最好检验伙伴,优化内部人员能力的方式方法。

最后,还是要一直聚焦自己的领域和使命,关注结果,保持专业,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心态等待机会的到来,就会有质的改变。

每个人生来就应该享受成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以下十个问题我经常拿来思考,也供大家参考。

一,弄清楚你是谁,你的核心优势在哪里;二,为卓有成效和自我实现而重新定位自己;三,找到你存在核心价值和理由,这也是机构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把机构当做可能改变社会实现价值的平台;四,把你的人生当做你的最后阶段;五,计划不起作用,计划再严谨,也不如外部变化快。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会形成自己的准则和底线;七,定义善始善终对你意味着什么,一定要有结果;八,了解播种和收获的区别,一些资源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化为成果的话,维持这些资源就会成为你的负担;九,有良好的的意愿是不够的,要界定结果;十,认识到不学习和不成长的代价。

 

03孙志伟老师分享

回到这个议题本身,大家都想知道疫情期间我们该怎么办,但我很实在的跟大家说,没人能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办,因为接下来怎么办只关乎你自己。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就是回归常识,因为我们是做互联网的,做了个 APP 叫志愿汇,我们就会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流量。

第一,认识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

 人的理性和知识并不能解决我们面对的所有问题,现在更是深刻认识到,很多事情和我们本身没有特别大关系,很多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我们从西方学来了目标管理,很多机构和企业都在谈目标管理,通过目标达成与否来判断我们是否成功,包括我们每年制定的发展规划等,我现在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实现与否有太多外来因素,不是单纯人为可以影响的。

不是说应该没有目标,而是说组织更重要的是立志,我们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当你觉得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发展规律的时候,才是拥有了最积极的人生观,我们更关注要去做什么事情而不是结果好坏,不要过度关注结果。

儒家有个观念是无所为而为,就是做事情和事情本身成功与否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因为这个事情是正确的所以要去做。从这个角度去想,机构的生存发展也好,员工的生存发展也好,并不重要,因为这些事情不是单纯人的理性、知识可以去解决的,我们现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认识你自己,你的机构到底要做什么事情

西方的知识和东方的思想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其中差别也很明显,比如德鲁克的思想,他认为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为了有助于我们完成目标的手段,但是对我们来说,愿景使命价值观就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所以疫情期间机构的发展、员工的发展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该做什么。

以上是第一个问题,认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就是我们该怎么认识自己。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难,在罗素的一次演讲后,主持人问,如果有最后两句话,你希望对世人说什么,罗素说,我们理解的事实真的是事实吗?我们永远要知道,我们认定的理念,和真正的理念之间一直存在着差距,我们认识自己越深,机构发展才更有基础。

所以,我很大的感触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到我们、机构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重要,一定要认清哪些事情不能去做,不要慌张的试错,减法是最关键的。

第一是做减法,第二是找到机会在哪里,我们机构近期做了扶贫的第三方平台,我们做这个事情,是基于我们认知自己的结果去做的,这个事情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不违初心。

所谓的平常心,就是做事情的时候把自己从这个事情里剥离出来,就是认认真真踏实的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过于计较结果,因为它的成功与失败不是自己能完全决定的。

机会就在常识里面。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前面的缘由,不是像疫情这种突然出现的危机,那一定是很久的积累突然爆发,温铁军老师提到建国以来中国应对过八次生死存亡的危机,其中每个危机都彼此相连,这时候我们就能总结出危机的规律,中国的机会在哪里,在乡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乡村振兴。

第三,会组织为什么会遇到危机呢比如没有钱了,为什么会没有钱,因为没有项目做,那为什么会没有项目。项目是因为一个需求,我们去解决问题满足需求,那么这个需求还在不在,如果需求还在,我们现有的条件还能不能满足。

可以不停追问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追问的过程就是自己找到发展方向的过程,只有问自己才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一个问题问十遍,就找到了最本质的可能性,不过也只是可能性,因为外部还在不停变。

比如做养老服务,疫情期间不能进行,但自己能力还在,需求也还在,那只不过缺少的是一个工具,那去寻找就可以了,但如果随着外部变化,这个需求消失了,那就要思考其他的可能性。个人最重要的思维是学习的思维,组织最重要的思维是增值的思维。

以上是“疫后激活:社会组织怎么办”系列分享第五期的内容整理,对于“想了解,疫情期间机构发展和员工发展能有什么新机会,怎么办”,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直播回看。你有什么观点,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出来。

好了,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我们“疫后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