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133
第一讲:关于孵化、孵化器、孵化园的起源与发展
为什么要区分孵化、孵化器、孵化园三个概念?或者说这三个概念为什么放在最前面来讲?
原因在于我希望所有乐仁乐助社工具有宏大历史视野下的微观视角与“微距”能力!当然我会尽量说的简单明了!(高校老师最善长的把简单事情说复杂,不是特别擅长简单化,幸亏我做了8年的一线,简单明了基本可以达到。)
在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孵化的历史不长。但是即使是在不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三个概念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使用范围和描述的场景上发生了变化。
孵化本身事实上已经领超越了孵化器和孵化园的概念,成为经济领域的创新还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并且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孵化器(组织或者企业)、孵化园(园区和社区)构成了发展历程中一体三面的创新运动。
1.一个基本假设与起源
从孵化最初起源来看,孵化是基于一种美好假设的。
这种假设我可以称之为“孵化器假设”,这种假设相信通过为新创办的企业或者组织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并且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可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全球第一个孵化器诞生在美国的纽约州贝特威亚镇(Batavia)。1956年,水牛城农机厂破产,曼库索家族买下26万平方米的建筑,由约瑟夫.曼库索负责运营。整栋楼最后租不出去,于是分割成小单元出租,为了能把建筑租出去,约瑟夫.曼库索开始提供了办公设施,企业咨询、融资顾问等服务。历史有的时候呈现出来面貌是让人大吃一惊的,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最初三家组织是:酒厂、慈善机构(是不是天意?各位社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鸡场(是不是天意?各位创意人士意不意外!)。
鸡场就是孵化鸡的地方,这也是孵化器名词的由来。
2.早期孵化器的特点
早期孵化器具有五个特点:有物理空间、共享设施、服务与网络、孵化服务、培育企业家。但在后来的变迁中,孵化器的孵化过程越来越具有集群发展,产业聚合、政策配套、整体性孵化的特点。
在传统孵化器的基础上,在后来发展中,研、孵、创、产、销的生产链条逐步配套起来,孵化器慢慢形成了一条龙式的服务。研发中心配套服务、孵化配套服务、融资与相关商务服务、生产配套服务、市场网络建设配套服务在今天形成了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
3.孵化器与孵化园双链条耦合
随着孵化器链条的延长,带来了孵化园园区的扩大,孵化园中各种生活型配套设施越来越多,比如创业公寓、创业社交场所、幼儿园、商学院等孵化与创业有关的生活型配套服务措施越来越齐备。孵化园的生活链条越拉越长,逐步建立了孵化园的产城结合发展模式,孵化器实现了从企业到园区的华丽转身。
今天,孵化器做生产、孵化园做生活的双链条耦合越来越清晰,孵化也就不再是一家企业或者是一家组织的事情,在孵化器基础上产生了一个“研、孵、产、销生产链条与园区、社区一体化生活链条的双链条耦合现象,这种的新型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孵化园发展的典型模式。
4.历史与逻辑的必然
从整体的历史发展来看,孵化从宏观上讲是历史发展的推动手段之一,从微观上孵化主要是通过孵化企业、社会组织、企业家、社会创新家这些创新主体来推动社会进步的。
孵化器在欧美地区远远没有中国数量这么多,体量这么大。从孵化器最初的简单服务到生产链条的匹配,再到孵产城融合,这样历史发展过程,也只有在中国走的如此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这是中国发展大规律下的必然!它深度的契合了中国的发展逻辑,在制度设计之下,孵化器内部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外部网络不断深化拓展,一批批企业与组织被孵化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文化、创新人格、创新制度同样被高效的孵化出来,孵化真正成为中国创新发展发动机之一,我们深信是可以通过压缩时空,服务匹配达至组织的快速成长的。这样,孵化器的假设不就是和中国发展的假设是同样一个发展逻辑下的相同假设吗?
5.大陆的孵化器发展
这里面特别要说的是,在大陆,不论是科技孵化器还是社会组织孵化器历史都不长,武汉东湖是第一个科技孵化诞生地,科技孵化器处于不断深化发展中。从文献上看,第一个社会组织孵化器诞生在上海,基本的发展模式类似于我刚才所说的路径。从发展的阶段来看,大致也就第二阶段吧,社会组织的孵化、产业、园区多位一体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处于震荡发展期。
简单总结下:作为孵化的主要实施者是孵化器,它是组织或者企业,它是以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及系列孵化服务为主要手段,以降低孵化风险,提高孵化的成功率为主要目标,进而可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或者组织。这里特别要再次说明的是孵化器本身是一种组织或者企业!!!
孵化器所处的物理空间进一步的实体化,发展成孵化园。而孵化园发展放到今天已经演化成“研、孵、创、产、销”一条龙,园区、社区一体化的“孵、产、城”综合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