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561
故事要从六年前说起,刚参加完高考的我,被远离家乡1000公里+的一所“帝都”普通高校录取(后文以A代替)。志愿中的“社会工作”也如大多数人一样,仅摆在一个不起眼的四号位。万万没想到的是,阴差阳错,前三都完美错过。于是,你好“社会工作”,我来了。
大一大二,我也经历了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迷茫期:“社会工作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用?”“毕业了我能干什么?”当我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咦,我居然已经大三了(后来才发现即便毕业也未能科学严谨地回答第一个问题,这是后话了……)
2013大三上学期,机缘巧合,参加了新公民计划的一个流动儿童小学驻校社工的项目,资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来自南都公益基金会,依稀记得每天是30块钱,我和两个小伙伴会单程一个小时四十分钟(从西三环到东六环外),六号线到“常营”站下车再倒公交。
当时的北京,雾霾还没那么严重,但是12月的西北风可一样不好受——记得一个煎饼一会就凉了,傍晚回来的地铁上,我们经常累得睡着还坐过站……虽然没有多少实习补贴,也十分累,但是我们三个月里硬是用自己都十分生疏的那些理论完成了一个虽然简单,但是完整生命周期的小组活动,我永远记得小案主们在最后一节小组活动后哭着不肯散去的眼神,真挚而感人——“离别情绪”与“移情”等名词让我切身体会。也收获了与机构的小伙伴们,专业督导之间的友谊,与他们至今保持联系。
2014大三下学期,我希望有更多领域的实习尝试,因此选择了当时较为新兴的司法社工机构——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直接面对的案主是涉及社会越轨的青少年,当时我第一想法是好刺激……后来才发现,来到北京几个看守所中,面对的青少年,虽然都各有各的案底或违法行为,但是本质大多不坏,往往因为朋辈群体、家庭氛围、教育经历、经济困窘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其越轨行为。
个案服务中,逐渐发现自我坦露、观察、非评判等技巧地多重运用确实会比民警讯问效果更好。当然,再多的套路与技巧,也比不上真诚地打开其心上的那扇一直封闭的门。他们面对的是两扇门,一扇可能是看守所的门,还有一扇更沉重的,就是心上的门。后面的门开了,前面的门也早晚会开。
2015大四毕业考研后,短暂实习于某中字头行业协会,顺利拿到学位,毕业于A校。后续几段实习略过。
2015~2017继续读研于北京B校,仍是“社会工作”专业。对于MSW,当时是在专业实习后才开始真正准备,因为在案主与实际复杂情况下,的确还觉得理论不足、反思不够,当然更高的学位也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某种认可。
读研期间,导师更多地与我探讨政策与治理范畴的东西,我开始意识到,好像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实务固然重要不错,但是我国目前社会工作的大好形势下,合理可操作化的政策、相应配套的治理方式也亟待跟上。再加上毕业时候,各种机缘巧合,来到了现在单位。虽暂时离开一线实务,但没有走远,希望换一种方式去助人自助吧。
我不太喜欢说教——所以上面的经历希望能带来一些感性认识,剩下的很简单:多做,多想,多学。我知道你们看到这里,肯定会说,呵呵哒,这还用你说?……可能你们暂时会嗤之以鼻。
但我还是忍不住说,你一定会听到“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有说好,也有说不好的,那么,为什么你不去试试呢,不如就从很小的实务做起,经过三个月,完整地完成一个主题的小组活动,再来谈谈你对社会工作的看法,我觉得,可能就会比现在客观一些了。
反正我是经过了几年的社工实务锻炼,深感与人交流更顺畅了,能看见他脸上或者心上的笑容,那就足够了吧。到那时,我还想送你们一句话,也是我第一个督导对我说的:“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希望点燃希望。”最后,真诚地向各位看到这里的同学表达谢意,更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案主、督导、老师、同工、同学们,你们远比我想象得更棒,你们的帮助可能言语无以形容,谢谢。
(作者:张嵋珥,基层民政工作人员,always学习者)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乐助乐仁”